脸部皮肤过敏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省教科院附校领跑双减新年第一棒 [复制链接]

1#

健康码绿色表示正常,一旦变成红色就存在风险。浙江省教科院附校别出心裁,给作业附上了健康码:符合标准的显示绿码,超出标准的显示红码,明显低于标准的显示*码。试行一段时间后,学生家长对作业太多或太少的抱怨几近为零。

这两天,一个喜讯传来,实施不到半年的作业“健康码”入选浙江省第二批十大义务教育“双减”优秀实践案例。“设立作业健康码是学校进行科学的作业管理举措之一,学生作业负担重不重,标准怎么定,我们根据教师反馈、家长反馈和‘作业负担风向标’反馈来研判,从而及时改进教学。”校长唐宇红笑着说。

采访中记者得知,学校首创的作业“健康码”的出炉并非一蹴而就,在实行过程中,离不开学生、老师以及家长的共同努力。

秘诀一

用作业“健康码”缓解核心矛盾

临近期末时,学生学习压力明显增大,作业量也增加了,平时控量都在“绿码”的班级会不会变“红码”?这是摆在学校教学部门的新考验。五年级学生方灏屹本学期担任学校作业监察员,他对自己的作业时间进行了计时。“到家后我马上做作业,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学期下来,方灏屹发现自己的作业效率明显提高了。

中小学作业管理多年来一直有明确规范,“双减”*策落地后,每个学校建立全新的作业公示制度,对作业“量”和“质”的把握是摆在眼前的现实问题。对此,省教科院附校率先聚焦,着手开始深入研究作业量,从而帮老师更好地设计作业。

“调查中,十来位家长提交了反馈表,有说作业太多的,也有说作业太少的,还有家长说题目过难。”学校教科室主任周颖说。面对这一情况,学校结合正在研究的《基于“作业负担风向标”的作业公示制度的实践研究》课题,决定让学生参与到作业的管理中来,给每个班的作业设计了“健康码”。

作业“健康码”每周公示一次,学校首先把五年级和七年级作为试点年级,每班选择3名学生分别担任各自班级的“首席作业质量员”“作业负担监察员”和“好习惯宣讲员”,作为班级的“作业负担风向标”。他们负责记录试点年级学生近一周的作业情况,在每周五的圆桌会上汇总给老师。出现*码和红码的学科老师,就第一时间修改作业设计。

某一周,七年级的“首席作业质量员”作业超时,“作业负担监察员”和“好习惯宣讲员”平均时长低于标准时长。老师调查后发现,原来“首席作业质量员”对作业完成的质量要求高,所以探究性作业的投入时间较长。还有七年级“作业监察员”晚自习还没结束就完成了所有作业,但有同学却在晚自习时忙于订正错题,回家还得再做作业。这一现象让老师们更强烈地意识到,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作业分层势在必行。

各科老师开始根据孩子不同层次设计必做题和选做题,一个学期下来,虽然老师的工作量增加了,但有效解决了关于作业量的争执。

秘诀二

让更多学生获得成长和自信

五年级女生于佳琪,个子小且性格内向,去年9月开始,在学校作业公示制度中担当班级好习惯宣讲员的角色。午后,她习惯端坐在座位上带头阅读。时间一长,有下课总爱打闹的个别男生也拿起了书本。“佳琪的妈妈告诉我,她到家也坚持阅读,学习越来越自觉,语文素养提升很快。”这一切都被语文老师看在眼里。

一批像于佳琪这样的学生,在学校实行作业“健康码”后成长很快,获得了自信。在前段时间刚刚闭幕的年度奖学金颁奖中,有8位学生领取了“特等奖”。

“早期每次只有一两个学生入选,这两年逐渐增多,最多的时候有9个人。因为要拿到学校的这项最高荣誉不是件容易事。”这个数字引起了唐校长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