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应该如何治疗 http://www.jk100f.com/与过敏相关的4种常见病
数据显示,中小学生和学龄前儿童的过敏性疾病发病率高达30%。那么,临床中与过敏密切相关的常见病有哪些?王有鹏列出的名单主要有: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过敏性腹泻。这4种疾病都与过敏息息相关。其中,支气管哮喘是最主要的过敏性疾病,由其导致的气道敏感和憋闷常给患儿带来很大痛苦。引发哮喘发作的幕后“推手”,有吸入性变应原,如尘螨、粉尘、植物花粉、动物皮屑等;有食物,如某些蛋类、海鲜等;有药物,如阿司匹林等。过敏性鼻炎同样是较为常见的儿童过敏性疾病,对患者的影响长期而持久。
过敏性皮炎是指人体接触到某些过敏原而致皮肤出现红肿、发痒、风团、脱皮等表现。患儿因为极度瘙痒,挠抓患处极易出现皮肤红肿、龟裂、渗出透明液,最终导致患处皮肤变硬、脱屑。过敏性腹泻则是儿童对某种食物或物质过敏所致,多数在2月龄时出现,主要症状是反复腹泻,一般为烂便或者黏液血便,常伴有恶心、呕吐、腹痛,部分患儿并发皮疹,且可能合并哮喘。
特异性抗原(导致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物质)、特应性个体(即个体差异、过敏体质)或特异性抗原与特应性个体两个条件同时存在,往往是过敏性疾病发病的必要条件。
查清过敏原从源头解决问题
王有鹏认为,筛查过敏原对于从源头防治儿童过敏性疾病大有裨益,因此过敏原检查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王有鹏介绍,根据侵入途径,过敏原可分为接触过敏原、吸入过敏原、食入过敏原等几大类。很多过敏患儿的父母仅凭经验,主观猜测是哪种过敏原导致患儿过敏,这种自行评估的效果差强人意,容易导致漏查过敏原,耽误医治时机,对患病儿童有害无益。而客观诊断可帮助医生遣方用药,也能帮助患儿在以后的生活中有意识地规避“危险物”,以免反复经历过敏困扰。
临床中的过敏原检查总体上包括食物和接触物两项结果。王有鹏解释,饮食过敏常被称为食物不耐受,这类疾病病情隐匿难以自查,食物抗原反复刺激机体,容易致使各系统疾病迁延不愈。王有鹏建议,对于患有食物不耐受的儿童,要对日常饮食进行3~6个月的调整,相关指标一般可达到正常水平。忌食不耐受食物3~6个月后,再次进行食物不耐受复查,如果原有过敏阳性食物转为阴性,则可以慢慢尝试将这些食物重新纳入日常饮食中,但不同食物的重新纳入时间至少需要间隔1周左右。对于易过敏的孩子,建议每半年复查1次过敏原,根据过敏原检查情况有针对性地预防过敏。
另外,食物过敏原的检测结果通常分为阴性、轻度、中度、重度4个等级。一般情况下,显示过敏阴性的食物可正常食用;轻度过敏性食物应轮替或减少进食频率,尽量少吃,减少接触;中度过敏性食物建议忌食;重度过敏性食物应从食谱中剔除,此类食物需要经过复查过敏原,结果阴性后才可重新食用。王有鹏强调说,在过敏性疾病发作期间,应尽量避免食入各等级过敏性食物,以加快机体自身修复进程;但若引发患儿过敏的食物种类较多,全部忌口不现实,可酌情少量摄入轻度过敏性食物;同时,家长应密切观察患儿情况,一旦过敏反应加重应立即停止食入过敏性食物,并及时就医。
王有鹏告诫,在确定儿童患有过敏性疾病后,预防过敏再度发生的首要任务就是找出过敏原并杜绝反复接触。过敏性疾病的预防重于治疗,医生利用药物能够缓解患儿的不适症状,但只是解决了部分问题,切断过敏原是防范过敏性疾病的一个重要方面,需要患儿、家长与医生相互配合,方可收获良效。
儿童日常生活如何防范过敏
王有鹏指出,注意生活起居、饮食调理和适当的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对预防过敏有所助益。
王有鹏提出如下七项措施,供孩子家长参考——
一是父母一方或双方属过敏体质者,应积极检测过敏原。
二是提倡母乳喂养。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里面含有大量免疫球蛋白、免疫细胞、溶菌酶、乳铁蛋白等,有助于增进婴儿抗感染能力。
三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有利于增强小儿体质,提高儿童对疾病的抵抗力。在进行体育活动的同时,还要充分接触流动空气,多接受阳光照射,增强呼吸道抵抗力,进而使儿童身体强壮起来,提升抵御外界不良环境侵袭的能力。
四是外出时给儿童戴好口罩罩住口鼻,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与空气污染的接触,还可减少外出发生交叉感染的机会。对于确诊有过敏性疾病的孩子,应尽量避免接触毛绒玩具和宠物。
五是家长应及时打扫室内卫生,经常清洗地毯,更换床单被罩,定期清洁空调滤网等。尤其要注意清理物品表面灰尘,减少环境中的灰尘量,定期通风换气,保证每天至少开窗1~2次,每次10~15分钟,保证室内空气流通。
六是家长应合理安排儿童饮食,避免进食过敏性食物,忌食寒凉、浓咸、油腻、辛辣类食物,保证清淡、营养,饮食以粗粮和蔬菜为主。
七是按时预防接种麻疹、百日咳、风疹等疫苗,为小儿构筑起坚实的“防火墙”。
王有鹏总结说,以上方法旨在降低过敏几率,对于天生过敏性体质的孩童,最重要的是帮助他们调动起免疫功能,加大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及自我保护潜能,以改善过敏体质,并彻底脱敏。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