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cm/mip_4618889.html#锂电池#
袁伟,EVS34国际程序委员会委员;EVS34储能前沿交叉分会场主席
由世界电动车协会、亚太电动车协会和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共同主办的、以“奔向智慧电动出行”为主题的“第三十四届世界电动车大会暨展览会(EVS34)”将于年6月25—28日在南京举行,届时来自世界各地*府、企业和学术机构的领导和精英们都将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纯电动、混合动力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及核心零部件领域的前瞻性*策、先进技术、杰出市场成就及创新发展趋势等。
当前,汽车的电动化已成为领跑汽车技术发展的新特征和新方向。随着新能源、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技术的发展,电动汽车发展也驶入快车道,各类技术日新月异,产业蓬勃发展,以电动汽车为主的造车新势力不断涌现。
在能源革命与数字革命相融并进的当下,如何确保电动汽车的可持续发展呢?EVS34国际程序委员会委员、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教授袁伟认为,动力电池的安全性、三电系统匹配的高效性以及充电的快速便捷性等关键技术的突破将是重中之重。
袁伟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华南理工大学科技处副处长(挂职),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方向带头人。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先进电池创新中心高级访问学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广东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华南理工大学首届校长基金最具科研潜质奖获得者。入选国家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人才、广东省特支计划领*人才、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等。现为“先进电动汽车电源及热控系统”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节能与新能源绿色制造”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兼任IEEE/PES中国区动力电池专委会常务理事(IEEE高级会员),中国电工学会电池专委会委员,中国仿真技术产业联盟理事,广东省大湾区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理事,JournalofCompositesScience(MDPI)期刊编委,AdvancedFiberMaterials(SpringerNature)期刊青年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国家科技奖励等评审专家。
学术科研成果主要围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氢能、先进储能、电池安全、高效热控技术等开展研究。迄今已在国内外高水平刊物期刊发表SCI索引论文余篇(包括邀请综述7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3篇,其中1篇被评为“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件,PCT专利2件。
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广州市科技计划、企业委托项目等2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
EVS34工作组:作为EVS34国际程序委员会的一员,及EVS34“储能前沿交叉”(FrontiersandInterdisciplinesofEnergyStorage)分会场主席和召集人,您对EVS有着什么样的看法?对于年在中国举行的EVS34又有着怎样的期待?
袁伟:已有51年历史的EVS系列是全球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电动汽车界盛会,具有非常高的影响力,堪称业界风向标,为从事电动车行业、关心电动车发展的人士提供了绝佳的交流平台,也为汽车厂商等提供了最新技术展示的赛道。特别是在当前全球产业环境仍然受“新冠疫情”冲击和影响的背景下,如何提振信心、鼓舞士气、凝心聚力成为汽车人最关心的焦点。
放眼世界,中国当前为疫情的控制作出了巨大贡献,效果也是非常好。EVS34放在中国举办十分合适,相信我国有条件也有能力办好这一届盛会,能够为国内外同行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的展示平台。EVS34大会及“储能前沿交叉”分会场热诚邀请各位专家、学者、技术骨干积极参加本次大会,并围绕电动汽车领域的国际学术前沿问题、国家重大需求及行业技术发展展开更深入地研讨和交流。我期待并相信,有大家的参与,电动汽车的明天会更好!
EVS34工作组:在电动汽车相关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您如何看待全球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其又面临着怎样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袁伟:目前,电动汽车在全球的发展可以说势头非常强劲,各大厂商不仅积极布局,而且都使出了看家本领,传统汽车制造企业在新一轮竞争中不仅面临着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的挑战,也在市场上面临着汽车“后浪”们的挑战。
在电动汽车市场“火爆”和“热闹”的背后,冷静思考一下,我认为要保障当前电动汽车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好动力电池的安全性、三电系统匹配的高效性以及充电的快速便捷性等关键问题,这些根本性问题就像传统汽车的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关键领域相关技术一样,这是打造高品质、高性能电动汽车的根本所在,这些技术抓手往往是消费者看不到的,但也是最体现技术水平的,也是“门槛”最高的。因此,在新一轮技术竞跑中,谁能够占领技术高地、掌握“杀手锏”技术,谁就能够在国际竞争中保持优势。
EVS34工作组:与世界电动汽车发展水平相比,目前中国电动汽车发展态势如何?在全球电动汽车发展历程中,中国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袁伟:中国目前是世界电动汽车的最大市场,潜力巨大,前景非常好,这是普遍共识。但也必须意识到:在高端电动汽车领域面临着技术创新力、品牌影响力等方面的不足,因此目前不能只追求产能,更要重视高质量发展。
虽然这是一个需要长年累月积累的过程,但总体上我国已具备后发制人、弯道超车的条件,我们应该牢牢把握住“汽车电动革命”机遇,在动力电池、电机、车规级半导体/芯片、电子电气架构、智能感知与控制、人机交互等关键技术领域形成优势,构建完善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建立标准,强化品牌和市场战略,培育高端专业化人才队伍,打通制约行业发展的技术“梗阻”,以科技带动电动汽车产业向高端高质量发展。
EVS34工作组:随着电气化、数字化的加速发展,电动汽车市场将持续扩大。在电气汽车关键零部件需求持续增长的当下,电动汽车设备制造企业将迎来怎样的机遇与挑战,又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以持续引领行业市场呢?
袁伟:中国是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汽车产业是制造业的重要分支,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有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做支撑,应该说具备了足够的产业条件,同时我们也有很好的配套*策,这是我们有信心和决心把电动汽车打造成强势产业的底气。
目前国内几大汽车厂商的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制造水平其实都是非常高的。但是,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必然带来汽车设计和制造的新范式,关键零部件的制造工艺很大程度上有别于传统汽车,应用场景的改变也使得相关零部件的设计被重新定义。
未来汽车关键零部件的生产一定是向着工艺绿色化、材料轻质化、装配集成化、控制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中国制造》提出了近中期阶段的发展目标,为下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提供了指针。
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意识到,当今世界技术的转型升级和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往往超乎我们的想象。有的技术今年可能还是PPT,明年就可能已经普及到用户。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5G、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高效储能、智慧交通等技术与汽车融合的速度、深度和广度时刻都在刷新我们现有的认知。为消费者制造高性能、高安全、高颜值(外观设计也是制造能力的体现)的电动汽车始终是制造商努力追求的目标。
我们再大胆想象一下,未来汽车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可能在生活工作中成为一种多功能的、节能环保的、集运载、能源转换/补给、信息互联、数据共享、办公协同等能力于一体的“大玩具”。对于汽车制造企业,无论技术如何发展,都必须把核心科技掌握在手中,做好长期技术储备,降低“卡脖子”风险,才能确保企业在长期国际竞争中保持先进甚至占据引领地位。
EVS34工作组:随着电动汽车示范应用和逐步普及,也陆续出现了一些电动汽车电池爆炸、起火、失控等重大安全问题,相关企业如何解决和应对?对于消费者而言如何做好安全防范?
袁伟:我们屡次看到电动汽车发生安全事故,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业界都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