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沈和等中国发展观察
文/江苏省*府研究室调研组
教育强则国家强,人才兴则民族兴。大学在培养优秀人才、集聚创新资源、服务社会发展、促进民族振兴等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进入新时代以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总书记关于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加快建设一流学科,着力提升教学质量,持续改善办学条件,不断增强服务能力,推动学校从“气象人才摇篮”快速嬗变为高水平综合大学,在世界学校排名中大幅跃升。年,在《THE世界大学排行榜》、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U.S.NEWS世界大学排名》《QS世界大学排名》中,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均位列内地高校80位以上,赢得社会广泛赞誉。高考录取分数连年升高,年,省内普通本科录取分数线再创新高,位列省属高校理科第4、文科第6,为近三年最好成绩,增幅全省第一。
教学科研硕果累累。年,获得自然科学类省部级以上奖励5项,其中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获得国家社会力量奖3项;获得大气科学基础研究成果一等奖1项和气象科学技术进步成果一等奖1项,实现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技术创新的全覆盖。年“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达成90.9%,大气科学在年第四轮学科评估中A+名列,位列全国第一。全年自然科学类发表SCI(E)论文篇,增长22%;专利申请件,授权专利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率和发明专利授权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转让专利件,增长63.3%,专利转让总额.78万元,增长.5%,都创历史新高。
高端人才纷至沓来。累计集聚国家级人才90人,国家级团队8个,省部级人才、名师多人次,省部级教学科研团队28个,外籍教师总数达78人,教师博士化率达到84.9%。年,引进高层次人才名,其中33名博士来自境外高校,人有海外学习工作经历;新增海外院士、国家杰青、青年千人等国家级人才21人次,江苏双创人才、江苏特聘教授等省部级人才35人次,省级人才团队3个。被评为江苏省引才育才成效显著单位。
创新平台异*突起。一批标志性创新平台建设实现重大突破,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和数字取证工程研究中心成为国家级科研平台,“陆地碳水循环与气候变化”团队成为国家级科研团队。与中国气象局、航天五院联合开发的“气象小卫星星座”以及“南信大一号”GNSS大气海洋遥感试验卫星、“风云四号”静止气象卫星接收站等卫星应用项目,填补国内外同类数据空白,并在精准农业、智慧城市、生态环境等领域实现产业化,为打造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前沿水平的卫星应用生态产业链提供有力支撑。
产教融合成效卓著。近几年来,合作办学特别是服务发展工作扎实推进。与南京、无锡、苏州、南通、安徽天长等地*府紧密合作,主动服务地方发展;与华为集团共建“华为ICT学院”,创建了“新工科”建设模式;与苏宁、海康威视、中远海运等龙头企业,以及墨迹、象辑、航天宏图等独角兽企业合作办学,积极促进企业发展;与中科院大气所、海洋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英国雷丁大学等海内外知名大院大学开展科教融合,大幅度提高办学水平。多方面合作办学不仅汇聚了更多高端办学资源,而且增加了大量资金投入。年度财务决算16.51亿元,年增幅超过30%,进入全国新晋“双一流”高校年度总收入前五强,近3年争取地方*府支持和引进社会资本投资办学条件建设总额达到46亿元,为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创造了有利条件。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前身,是始建于年的南京气象学院。六十年时光荏苒,六十年铸就辉煌。这个曾被誉为“气象人才摇篮”的行业特色大学,之所以能够在新时代迅速实现华丽转身,成为国内有影响的高水平综合大学,完全得益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坚定不移提高教书育人质量,坚定不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从而走出了一条创新驱动发展的成功之路。
以强化特色打造优势学科高地
学科建设是现代大学立校之本和核心竞争力所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依托大气科学这一学科王牌,不断打造学科高峰,构筑学科高地。一是打造优势学科体系。持续优化学科布局,拓展发展空间,形成科学完善、优势明显的学科体系。突出构建“一体两翼三维”一流学科建设体系,把大气科学学科群建成世界一流学科作为主体,把环境生态和信息工科学科建成国内一流学科作为两翼,形成基础学科群、支撑学科群和一流学科群三维学科生态体系。积极参与编制大气科学类专业认证通用标准,推进工科、理科、国际“三位一体”的专业认证,信息管理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通过英国皇家学会的国际认证。环境工程与材料物理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4个江苏省品牌专业全部通过验收,2个专业获“优秀”等级。12项专业获批教育部一流本科专业,18项专业获批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推动全校专业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二是打造特色专业院系。打破传统院系壁垒,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先后成立亚欧与北极气候变化前沿科学中心、遥感应用研究所、智能制造研究所、“一带一路”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语言文学跨学科研究院、生态研究院等机构。年,新增人工智能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并实现顺利招生和实体运行。全校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4个及71个本科专业(含专业方向),分布于理、工、文、管、经、法、农、艺、教育9个学科领域的专业体系。三是打造高端人才梯队。坚持精准引才、引育并举,打造人才高地。创新“校长面对面”“全球邀约”“一站式”海内外人才招聘等引才机制,实施N+10安心工程、团队组建PI制、职称评定直通车、人才培育全天候等保障措施,打造海外院士工作站、智荟江北、打造地学与信息工科特区等机制,全力推进高端人才和高端团队引育,打造一批学缘结构合理、富有开放国际视野、旺盛学术研究能力、远大学术抱负和高学术忠诚度的学科人才梯队。
以开放办学汇聚国际高端资源
开放办学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然要求和根本途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围绕师生国际化、课程国际化、项目国际化、机构国际化,推进国际化等创新工程,积极整合全球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学校国际影响力。一是加强与国际组织合作。积极推动世界气象组织、亚太经合组织台风委员会合作共建,参加世界气象组织教育培训大会,加入世界气象组织全球校园计划。与WMO共建全球气象教育联盟,深入参与气象全球治理。年WMO官员、15个国家40多院校机构代表齐聚南信大携手设立战略联盟。二是深化国际合作办学。与英国雷丁大学联合建立雷丁学院,合作拓展本硕博联合培养,合办南信大—雷丁大学国际联合研究院,并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国际合作办学评估,成为参评单位中唯一获得7年免评估的单位。应用化学专业通过英国皇家化学学会国际权威认证。还与欧洲12家、北美洲9家,非洲大洋洲4家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办学关系。三是提升国际合作内涵。与法国科学研究中心地球物理和工业液体研究所签署关于“中法地球液体联合研究中心”合作备忘录,与哈佛大学共建哈佛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空气质量和气候联合实验室,与挪威南森环境与遥感中心、荷兰皇家气象研究所平台建立紧密的科研合作关系,扎实推进耶鲁大学—南信大大气环境中心建设。四是强化国际教育培训。外国留学生规模达到人,位列全省高校第五名,江苏高水平大学第二名。年5月,承办“第二届江苏走出去企业外国留学生招聘会”。积极融入国家战略,开设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气象及环境领域技术和人力资源建设项目。两年来,累计承办24期国际培训班,培训学员名,其中位来自“一带一路”国家。
以协同合作构建多元共建格局
推动产学研融合、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是高校重要职能。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着力打造“行业、校企、校地、校所”共建格局,充分整合相关资源,实现互利共赢。一是通过校地共建争取*府资源。积极融入南京创新名城、国家级江北新区、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实现深度对接,高水平打造中国气象谷、联合申报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成立南信大浦口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在无锡、苏州等地建立校地研究院和研究生院,深度开展校地合作以及研究生培养,新增6家省内技术转移中心分中心、8家研究院。主动与安徽省天长市开展合作办学,前瞻布局“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建设,深化*产学研多元化合作,为高校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提供了成功样本。二是通过行业共建引入专业资源。与自然资源部、应急管理部等部委的共建合作扎实推进。与国家气候中心等单位及各省气象局签署合作协议。与国家海洋局共建海洋环境预报联合研究中心。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组建资料同化研究和应用联合中心等,共同开展符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前沿科学研究。与中国气象局华风集团共建研究院。三是通过产教融合集聚社会资源。积极对接知名企业,集聚优质社会资源,在人才培养、实习实训、科学研究等多方面深入合作。依托江北新区校地融合发展战略合作平台,联合华风集团、太极集团等23家国内知名企业进驻“中国气象谷”,成立“气象+”科技产业联盟,结合学科优势倾力打造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四是通过科教融合共享学科资源。校际联动持续加强,成为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共建的首个地方高校,每年联合培养本-硕-博学生人。与中科院大气所、海洋所、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江苏省社科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北京大学等合作,全方位拓展“大院大所”科教融合资源。
以笃行生本厚植现代大学精神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一流大学应以培养一流人才为己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将“以生为本”作为第一理念,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培养行业急需、具有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作为首要任务,不断提升大学育人的高度与温度。一是完善校园基础设施。实施智慧校园推进战略,以信息化建设赋能校园管理,教学录播系统提档升级,服务教学管理全过程,“校园E行”“信大E保”“智慧宿管”“聚合支付”纷纷落地,师生体验更加便捷。在广泛征集方案并进行民主投票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供暖工程、“畅通达远”地下通道、智能化游泳馆“水雲方”建设,升级改造校园餐厅、尚贤楼、共享空间。全年新增或改造基础设施项目总计20项,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工程项目总投资2.27亿元。二是鼓励学生自治管理。尊重学生的知情权、参与权与选择权,充分发挥他们在校务管理中的作用。自年始,开设“一键通”,开启了民意直通车,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共收到各类咨询1.6万余条,按时办理回复率达到%,满意度接近满分。推行学生“校长助理团制度”,提案呈校长办公会讨论,充分反映学生的利益诉求。已有15份具有建设性的提案被充分吸纳。年在全国率先推出全体校领导担任新生班主任的创举,进一步加强校生互动交流。三是大力建设和谐校园。悉心关怀学生,不断健全资助服务体系,专门成立学生资助办公室,建立多元化的奖、贷、助、补、勤、免、绿、赠等“八位一体”学生资助*策体系,连续六次在江苏省学生资助工作绩效评价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优秀”。启动“医联体”项目改革,公共卫生防控体系覆盖全校,在疫情中成为江苏首个全体师生到校开学的高校。校园和谐文明安定,先后获得“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江苏省平安校园建设示范校”“江苏省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等荣誉称号。
以改革创新激发体制机制活力
改革是新时代高校发展的生命线。围绕破解制约学校发展的突出问题,将改革作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断推进大学治理现代化建设进程。一是坚持*建引领。坚持*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强化学院在大学治理中的主体地位,推动校办院系、院系治学的良性互动、创新发展。构建“*委决策、行*推进、院部执行、专家咨询、多元评估”的大学科学决策与管理机制,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由集体讨论决定。赋予学院更多自主权,逐步下放干部选拔任用、教师评定考核等行*权力,既充分发挥和调动院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确保权、责、利统一。出台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办法、师德负面清单和失范行为处理办法等文件,将师德师风纳入教职工考核体系,切实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二是提升工作效能。实施机构改革与调整,深化人事制度与绩效工资等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完善科研管理、人事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服务保障等方面新订制度,规范激励,减负松绑,奖勤罚懒,优劳优酬,释放干事创业活力。通过外包服务创新,精减机构、精炼人员,推进精益管理,实现提质增效。三是提高育人质量。通过考研指导、就业辅导、关爱成长、学生服务等培育成才沃土,本科毕业生总就业率达98.3%,硕博士就业率为93.7%,年毕业生升学率接近40%;其中本科高质量就业率达97%,考研出国率为36.1%,位列省属高校前列。深入开展拔尖人才培养2.0计划,设置自助点餐选课、各类竞赛实验班、中外合作办学示范机构等创新课程。深化本科教育专业大类培养和书院制改革试点,逐步推广龙山书院模式,加强长望学院建设。精细化开展就业服务,深入推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完善“信大智慧就业平台”。全校学生参与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率达40%,入选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连续三年获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改革成果奖,研究生获得省级以上奖励人次,获国家级竞赛奖项52项、省级竞赛奖项57项,创历史新高。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实现由行业特色大学成功转型为综合性大学的华丽转身,开辟了一条特色创新发展之路,为新时代建设高水平大学带来许多有益启示。
启示一:建设高水平大学,必须强化产学研用一体发展,着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高校创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是“双一流”建设的重点任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通过实施校企合作,构建南京气象谷、南信大创业创新园、气象环保园、气象智能制造园产业平台,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创新了可持续发展动力。实践证明,建设高水平大学,就要把不断提升高等教育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作为建设根本目标之一,使大学成为知识发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实现产学研用一体化无缝衔接,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启示二:建设高水平大学,必须推进多元主体融合发展,着力汇聚社会优质资源。汇聚优质资源,着力打造一流队伍、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是高等院校加快走向高水平和世界一流的必然路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创新实施多元化战略,致力构建多元协同共建格局,深入推进部委共建、校企共建、校所共建、校地共建、国际共建,全方位推动学校与经济社会发展各类主体优势互补、供需对接、资源共享,为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实践证明,建设高水平大学,就要把集聚优质发展资源能力作为大学自身建设的重要任务,善于多方汇集建设资源,强基固本,推动集约发展、融合发展、共享发展,更好更快地跻身高水平和世界一流行列。
启示三:建设高水平大学,必须扩大国际化双向开放发展,不断提高对外开放办学水平。办学不能固步自封,必须与国际接轨,走开放发展之路。从全球招聘到倡议成立国际气象教育联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深入实施国际化战略,利用大气科学这一“中国第一、世界一流”的优势学科在国际舞台上为中国发声,与领先科研机构比肩,成为中国气象面向世界的窗口。实践表明,建设高水平大学,必须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集聚全球高端人才与资源,密切中外交流合作,不断提高竞争力和影响力,增强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
启示四:建设高水平大学,必须借力信息化智慧化带动发展,全面提升教学科研服务水平。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教育现代化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推进智慧教育创新发展,实现教育信息化。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将学校的教务教学、生活管理、科研创新进行一体化的现代智能化管理,取得良好成效。实践表明,建设高水平大学,必须有效变革固有教育教学方式,广泛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数字科技,提升管理效能,实现资源共享,提供精准服务,加强质量保障,以信息化智慧化建设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
启示五:建设高水平大学,必须走改革创新发展之路,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与时俱进的制度体系是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保障。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加强*的领导,强化学院主体,由“校办院系”变为“院系办校”,使权责划分更加合理,任务目标更加清晰,管理职能重心下移,创新创造活力充分释放。实践表明,大学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加快汇聚各种资源,着力完善有利于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体制机制,才能为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江苏省*府研究室调研组:
沈和古晶王自华蒋晗
执笔:王自华蒋晗
文章来源:《中国发展观察》年第18期
公号内容版权归属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转载务请注明出处及原作者。
长按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