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时
先来看市场整体表现。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年9月,国内新能源商用车销量3.3万辆,同比增长95.9%,渗透率首次超过11%,达到11.8%;1-9月,国内新能源商用车累计销量同比增长61.9%,渗透率首次超过8%,达到8.2%,其中,新能源物流车累计销量超越年全年销量,再创历史新高。
再来看远程的具体表现。9月,远程新能源商用车总体销量位居行业第一,保持了月度销量“五连冠”。其中,在最具代表性也是争夺最激烈的新能源物流车细分市场,远程表现强势,同比增长%,市占率达19.58%,成为其稳居新能源商用车第一品牌的重要因素。
在当下的新能源商用车市场,得物流车者得天下。统计数据显示,9月国内共销售轻中型新能源物流车约2.1万辆,占新能源商用车总量超过60%。其中,VAN和轻卡是市场主力车型,而这两类车型正是远程布局最早,也是目前优势最为突出的业务板块。
早在年,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在成立之初,就是以新能源轻卡切入市场。经过近6年的产品迭代和口碑积淀,在最新一代产品远程星智轻卡的强势带动下,年1-9月远程新能源轻卡销量排名行业第一;在城配物流广泛应用的小型VAN市场,以“真能跑、真便捷、大空间、大承载”为四大卖点的远程星享V,在年3月7日上市后即热销,成为远程新能源物流车销量的最大贡献者。
星智和星享V之所以成为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销量两大增长点,与远程的市场布局和产品战略密不可分。作为业内首家专注于新能源商用车的品牌,远程在进入市场时最先聚焦城市物流应用场景,这是基于当时的客观条件做出的正确选择。首先,城市物流对于低碳和零碳运输的需求最为迫切,其次,轻型新能源商用车在城市应用中可以发挥路权和成本优势。
在技术路线上,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形成以纯电驱动和增程式电驱动的动力系统为核心的城市商用车技术路线,并根据用户群体变化,不断加快产品平台的迭代升级。年7月,远程星智轻卡发布,引领新能源商用车从“硬件定义汽车”进入“软件定义汽车”的智慧架构时代;年3月,远程星享V发布,引领VAN车从1.0向2.0代跨越。这两款车型都是远程基于全新平台架构打造的轻型新能源商用车换代车型,与市场上大量的油改电车型相比具有明显的代差优势,其全新风格的车身造型以及先进的智能网联功能,受到了年轻一代用户的认可。
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方式,进入到最正确的市场,远程能在新能源商用车市场持续领跑,首先是把握好了“时”。
顺势
随着在轻商领域的优势地位得到巩固,以及对市场环境变化的深刻洞察,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在新能源重卡领域开始全面发力。在8月举办的创新生态大会上,远程新能源商用车推出了全球首创的多电机中央驱动动力链和甲醇增程动力链两款动力系统,以及远程G2M甲醇牵引车和远程M7电动搅拌车两款全新重卡产品,并明确表示,到年力争要实现换电(增程换电)重卡5万台、甲醇重卡5万台的销量目标。
远程新能源商用车为何会有如此底气?首先是源自自身的实力。背靠大树好乘凉,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充分发挥吉利控股集团在通讯系统、数据系统、三电核心技术、自动驾驶、智慧座舱领域形成的优势,结合自身在多能源技术路线、模式创新方面的核心竞争力,搭建起未来发展的软硬一体的核心壁垒。历经8年发展,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通过多能源技术路线精准聚焦细分市场,根据场景需求构建定制化的生态,已然从新生力量迅速成长为行业新势力。
敢于发力新能源重卡市场的第二个因素就是远程看准了行业大势。在9月刚刚结束的德国IAA商用车展上,采用各类技术路线的新能源重卡已经成为全球各大商用车巨头展台上的绝对主角,这和4年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IAA被誉为全球商用车技术的风向标,本次展会对于新能源重卡的集中展示,也预示着接下来全球商用车技术竞争的焦点将从传统能源转向新能源领域。
再来看国内市场,当下重卡行业正呈现出国内竞争国际化的新局面。9月23日第一辆国产奔驰Actros牵引车在福田戴姆勒汽车新厂区正式下线,斯堪尼亚、沃尔沃的国产化项目也正在推进当中。预计未来两到三年,几家欧洲主流重卡品牌将相继在国内市场实现本地化生产,这将严重挤压本土高端重卡的生存空间。面对这一新的竞争态势,自主品牌如果还是以传统柴油重卡与欧洲品牌进行正面竞争,面临着相当大的挑战。只有准确研判行业发展趋势,充分调动中国新能源产业优势,才能占据主动权。
正是基于这样的前瞻性战略判断,远程明智地选择了发力新能源重卡赛道。根据我国的能源结构、应用场景、用户群体特点,坚持以场景定义商用车的研发理念,形成了以液氢能源甲醇动力与采用换电技术的纯电驱动为核心的公路商用车技术路线,布局了包括纯电动、氢燃料、甲醇增程、混动、换电等满足不同细分场景应用的重卡产品线。可以说,凭借在新能源重卡赛道的高起点和先发优势,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已经具备了换道超车的实力。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如今,全球商用车行业正迎来一场大变局,谁能审时度势、顺势而为,谁就能持续领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