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征兆,在年还一路高歌猛进的零跑汽车,来到年却突然“崩了”。
2月1日,零跑汽车准时披露了1月份的交付数据,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1月份,零跑汽车的交付量仅为台,同比和环比分别下滑了85.9%和86.59%,数据下滑幅度之大,令人咂舌。
虽说受到春节假期的影响,1月份交付量下滑在所难免,但根据“盖世汽车”提供的数据显示,和其他车企相比,1月零跑汽车的交付量下滑幅度最大;而更讽刺的是,作为新品牌的创维汽车1月交付量为台,比零跑汽车还要多出49台,零跑汽车1月的交付量在几大主流新能源品牌中已经垫底。
为何此前表现平稳的零跑汽车,会在年遭遇“开门黑”?这背后其实和近期的价格战有关。
要做老百姓都买得起的产品
极致的“性价比”,一直是零跑汽车这家造车新势力最为突出的标签之一。
“零跑汽车要做用户的代工厂,要做老百姓都买得起的产品,在充分控制成本的基础上不追求高的毛利,零跑汽车的产品将是平价的,不想靠品牌去溢价”这是一次采访中,创始人朱江明谈到了对零跑汽车的定位;从朱江明的言语中,我们不难看出“性价比”已经成为了零跑汽车的关键词。
从零跑汽车的发展史来看,其也确实靠“性价比”,成功地从竞争激烈的新能源市场中突围而出。
零跑汽车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年。当时,安防巨头大华股份的联合创始人、CTO朱江明,基于大华股份在智慧交通领域的研究,认为未来汽车的电动化和智能化将有重大机会,于是在当年的12月,其联合大华股份成立了零跑汽车,正式开始进军智能汽车产业。
年1月,在零跑汽车成立3年之后,其发布了首款汽车智能电动轿跑S01。不过,或许是指导价13.99万~15.99万定得太高,这款倾注了零跑汽车大量心血的车型销量惨淡,根据数据统计,年全,零跑S01的交付量仅为辆左右,和朱江明此前定下的1万辆的目标相差甚远。
首战告败之后,年零跑汽车改变了打法,推出了微型车——零跑T03。据介绍,T03是一款纯电动微型车,续航里程达到了km,还搭载同级竞品鲜少配备的L2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比同类车型的配置都要高,而更为重要的是零跑T03的售价仅为6.89万元起,比S01的售价要低了一半。
凭借着超高的高性价比,T03在上市后受到了消费者追捧。根据数据显示,年零跑T03的交付量达到了辆,占当年总交付量的90%以上,S01的交付量却仅有辆;而到了年,零跑T03的交付量更是增长到了辆,占当年总交付量的89.5%。
尝到了“性价比”带来的甜头后,零跑汽车索性将“性价比”打造成了自己最突出的标签。
在后来推出的零跑C11和零跑C01上,零跑汽车继续贯彻“性价比”策略,例如自称为“性价比之王”的零跑C11,虽然起售价仅为17.98万元,但却拥有mm的超长轴距,kmCLTC超长续航,仅需4.5秒的零百加速,而且搭配了28个高精度智能感知硬件,拥有L2级的辅助驾驶功能。
凭借着“性价比”打法,零跑汽车一跃成为行业中的黑马,年全年零跑汽车的累计销量突破11万辆,同比大幅增长了.6%,排在众多新能源车企中的第13位,还成功地在港交所上市,成为了继“蔚小理”之后第四家登陆资本市场的新能源车企。
不过,来到年,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的加剧,曾经是零跑汽车“制胜法宝”的性价比策略,在后期却逐渐成为了其发展的桎梏。
困在“性价比”的桎梏下
实际上,任何一个策略都有双面性,性价比策略自然也是如此。
虽然通过性比价的打法零跑汽车实现了销量的大幅增长,并成功在年实现了上市的目标,但由于让出了大部分的利润,零跑汽车也陷入了亏损的泥潭之中,并且亏损程度逐年扩大。
根据财报数据显示,-年,零跑汽车实现营收分别为1.17亿、6.亿和31.32亿,其中和年营收增速达到了.74%和.13%;不过,虽然营收在逐年扩大,但同期零跑汽车的归母净利润亏损也呈现出了不断扩大的趋势,分别为-9.亿、-11亿和-28.46。
从毛利率来看,-年零跑汽车的毛利率分别为-95.73%、-50.63%和-44.3%,换而言之,即便没有经营上的费用,零跑汽车还是连人工、材料成本都覆盖不了,实打实的“卖一辆亏一辆”。
当然,在那个追求规模、追求销量的时期,零跑汽车这种亏钱换销量的方法其实也无可厚非;不过,随着“烧钱换销量”时代的过去,加上行业竞争加剧,性价比打法却逐渐成为了限制零跑汽车发展的桎梏。
1月6日,特斯拉宣布全系降价,降价的幅度超过了3万元,随即“价格战”正式打响。
在特斯拉宣布降价之后,小鹏、问界、蔚来等多个品牌都陆续宣布降价;不过,面对一众车企纷纷降价搞促销,零跑汽车却并未跟随降价,而这背后的原因自然是其并没有降价的空间——毕竟此前的性价比策略已经让出了大部分的利润,而且零跑汽车还处于亏损之中,若降低价格将导致亏损加剧。
然而,在大部分车企都选择降价的情况下,选择“按兵不动”的零跑汽车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其标榜的性价比,在各家车企降价之后优势已经不突出,而从最终的结果来看——1月份,零跑汽车的交付量仅为台,同比和环比分别下滑了85.9%和86.59%,遭遇了年的“开门黑”。
当下,零跑汽车已经陷入了“两难”的局面:一方面,零跑汽车主打“性价比”,但随着各大新能源车企陆续降价,在零跑汽车不降价的情况下,“去性比价”标签越发不突出,而这又会导致交付量的大幅下跌;另一方面,零跑汽车正深陷亏损的泥潭之中,若跟随其他车企进行降价,那么亏损还会进一步扩大。
换句话来说,随着“价格战”的打响,以“性价比”为主打方向的零跑汽车现在降价也不是,不降价也不是。
增程车型会是“解药”吗?
近日,零跑汽车的首款增程式车型——零跑C11增程车型宣布定档2月9日正式开启预售。
据介绍,零跑C11增程车型的CLTC纯电续航可达到km,领跑同级产品,而且CLTC综合续航里程可达到km,被誉为“5+2生活方式”的最忧解;从车型介绍来看,零跑C11增程车型是完整产品线的需要,但更重要的一点——增程车型也是延续零跑汽车性比价策略的关键一步。
对于一辆新能源汽车来说,电池无疑是“心脏”一般的存在,一辆新能源车一半以上的成本都花在了电池上,而由于增程车型的纯电续航比纯电车型要低,无论是成本还是售价,增程车型也一般会更低。
以长安汽车在年推出的深蓝SLO3为例,其就拥有纯电、增程和氢燃料三种车型,其中KM纯电车型的起售价为18.99万元,KM纯电车型的起售价为22.19万元,而KM的增程版起售价为17.19万元,增程版的售价显然要比纯电版的售价要低得多。
对于零跑汽车而言,推出零跑C11增程车型不但能够拓宽产品线,更重要的是能够降低零跑C11系列的售价,使零跑C11看上去继续有着很强的性价比,这样就能在不降价的情况下延续此前的性比价策略。
不过,对于零跑汽车而言,增程车型能否成为“解药”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实际上,增程车型本来就是一种过渡的车型,在纯电新能源汽车的最高续航仅有KM左右的时候,增程车型确实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不过,随着纯电车型续航的不断优化,再加上充电速度的大幅度跃升,增程车型的竞争力已经明显降低,特别是对于零跑而言,零跑C11的最长续航超过KM、C01的最长续航更是超过KM,根本没有推出增程车型的必要,推出增程车型无非是为了拉低售价而已。
此外,随着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车企都选择入局增程车型,除了零跑汽车之外,像岚图FREE、深蓝SL03、哪吒S、天际ME5都开始增加了增程车型,此时入局的零跑汽车,面临的竞争更大。
当然,推出新的车型必将能带来销量上的增长,但对于1月份交付量才出头、已经跌落谷底的零跑汽车而言,想要靠增程车型翻身显然并不现实;由此来看,虽然一月份交付量已经大跌,但零跑汽车的挑战或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