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这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但对于44岁的贵州省纳雍县王家寨镇妇女彭万琴来说,这个日子并不普通。
这一天,彭医院接受了眶内肿瘤摘除术和眼球摘除术,并且,她将自己的左眼眼角膜捐献给了红十字会。这也是路桥区红十字会接收的首例活体角膜捐献。
“捐!”夫妻俩痛快的答应了
昨天下午,医院八病区22床见到了彭万琴。
彭万琴双眼蒙着纱布躺在床上睡着了,纱布上还有些许血迹。守候在床前的是丈夫陈勇和儿子。
彭万琴患的是“视神经鞘脑膜瘤”,肿瘤位于球后眶内,面积较大,肿瘤与视神经紧密包绕,并且与周围组织粘连。医院组织脑外科、麻醉科、放射科等相医院及医院专家一起会诊,一致建议把肿瘤全部拿掉,把眼球一起摘除。
由于是球后肿瘤,角膜与肿瘤相互没有联系,角膜可以保留。于是,在手术前,医生建议,病人可以将角膜捐出来。陈勇夫妇没有丝毫犹豫地说:“捐!”
“我们说看看可不可以给他们争取一些费用,但是他们根本就没有想过要报酬的事情。”台州市医院眼科主任刘淑萍说,彭万琴的眼角膜是无偿的义务捐献。
“我老婆是个心地善良的人,她跟我说,不要谈钱,能帮到人就好。她左眼没了,但会让更多人重见光明。”陈勇说。
夫妻俩都是很质朴的人
见过陈勇夫妇的人都说,他们非常质朴。这次捐献眼角膜,陈勇一家人没有半分犹豫,或许跟他们质朴的性格有关。
陈勇说,在贵州老家时,他们也经常尽己所能帮助他人。“每次修路什么的需要捐钱,我就说虽然我们穷,多的没有,但是50元、元还是有的,捐钱也要凭自己良心。”
陈勇老家在农村,村里有条一米多宽的小路。随着时间的推移,小路不断变窄,路面也坑坑洼洼不好走。陈勇看见了,就独自跑去用小车拉来石子修路。路不好,小车拉不进去,他就一筐一筐地把石子背进去。“这条小路不好走,年轻人腿脚利索倒是无所谓,但老年人就麻烦了。于是,我就出了一千多块钱,拉了石子,花了七八天时间把路搞好了。”说起这件事情,陈勇脸上有一份骄傲。
等身体恢复后,努力赚钱还债
当天,彭万琴的左眼眼角膜取下来冰存后,立即送到了医院。
路桥区红十字会副会长罗吉告诉记者,眼角膜正常生理下是由五层组成,每一层有各自的再生系统,且相对独立,在理想状态下,一例捐献的供体角膜,可以同时应用于多名病人。因此,彭万琴能帮助到的,可能不止一个人。
陈勇说,妻子彭万琴的左眼球突出已经4年,视力逐渐下降。这4年来,医院医院求医,均未手术。后来,夫妻俩到路桥打工,期间听说医院看眼科比较好,医院就诊,并在医生的建议下做了手术。
刘淑萍说,手术很成功,现在就等病检报告确定肿瘤的性质了。如果是良性的,彭万琴两周后就可以康复出院了。
陈勇说,这几年来,打工赚的钱几乎都花在妻子看病上了,现在还欠着一些债务。说起今后的打算,他说:“等老婆恢复了,找份工作,尽早赚钱把账还了。”记者姚苗苗文/图